六安市貴程家政服務有限公司

聯系我們

常見問題

物理會考備考的策略探討

文字:[大][中][小]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0/7/2     瀏覽次數:    
  一、如何以積極的態度看待會考的備考工作(備考工作的意義)

  1、意義一:歸納總結高中學過的物理知識、學習方法、思維方法、學習能力,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奠定基礎(不論  文理生)。獲得高中畢業證書,拿到高考、參與社會工作競爭的入場券。如今的招工,學技術,得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和能力。對往屆生,北京已有三類大學專業不許報考(軍事院校、航空駕駛、國際關系),高中不畢業只能算往屆生。

  2、意義二:理科生第一輪高考基礎(雙基)復習。

  會考全優--------可能上重點大學

  會考大部分優----可能上本二

  盡管高考與會考有質上的差別,但會考成績對高考仍有初步的統計估測意義。

  3、意義三:學校升級的考核需要。會考及格率>99﹪,優良率>85﹪,是爭創一級達標校的硬件。

  明確會考的三個意義,就可以分清不同的場合、不同的對象進行不同的動員和宣傳,讓學生、家長、教師,都能以最大的熱情投入會考的備考工作。

  二、如何有效地動員組織會考的備考工作,提高會考的成績

  12個字:

  “鉆兩綱”

  “抓全面”

  “夯基礎”

  “突精要”

  1、“鉆兩綱” ——大綱、會考綱

 ?、沤處熞獙W透、鉆透“兩綱”——加強集備

 ?、傩屡f綱的對照對比——哪些變化?

  今年新綱與去年舊綱對比,無論教材還是考點共發生了18處的變化,有刪去有增加,有降低有提高??傮w說,由于新教材,力學份量加大,會考的難度會比去年增大。

 ?、谟懻摯_定復習的上限和下限(知識能力的要求)

  最下限——形成最初步的力、熱、電的知識網絡,能解最簡單的最基本的問題(套公式就得);最上限——形成較精細的力、熱、電的知識網絡,能解較綜合較復雜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分析方法的問題。

 ?、劾砜粕目粕笥泻螀^別?

  文理生,知識復習不超綱,沒有多大的區別,但能力要求上應有所差別。理科生,在知識的延伸和能力的拓展上,應高于會考,定位在與高考第一輪復習相銜接:對文科生,倒要刻意地降低難度,讓其學得起來、跟得上來、過得了關。

 ?、苤贫ㄎ睦砜频膹土曈媱潯鶠?輪+5-8適應綜合練。

 ?、葙Y料:會考綱→園地練習→校本練習(測評)

 ?、平M織學生學習會考考綱

  課堂組織學會考內容要求(結合章復習)→范例→例卷。讓學生對會考的內容和形式有個全面的把握和了解。不光老師了解,因學生是會考的主體。

  2、“抓全面”

 ?、抛トw學生的動員

 ?、倏迫巫ゲ糠滞瑢W座談會。讓部分思想不重視的同學能對會考重視起來。

 ?、诳迫巫ゲ糠滞瑢W家長座談會。目的通過家長的督促讓同學的態度得到端正。

  會考是水平考試,只要思想重視態度認真,考好并不難。所以態度是首要的決定因素。

 ?、谱ブR,力求系統全面

  既然作為高中畢考試,復習中,對高中物理知識主干、網絡結構,要力求清晰全面。知識點要點到,考不考又是另一回事。特別是理科生,不能因按文科要求不考,某些知識點連提都不提,而是不光提有可能還要展開些,為第一輪的高考復習作些鋪墊。以免造成知識殘缺,今后補起來,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。

 ?、亲シ椒ㄗツ芰?,力求全面——整體隔離法、假設法、圖像法、對稱法、圖解法、等效法、臨界法、逆向思維……,這些基本方法都要點到。

  物理的思維方法分析方法,對高中畢業后的學生學工藝學技術和進一步深造,都有很大的現實和指導意義。因此,對文科生,我們亦要盡量地讓他們對此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;對理科生,就不能只是印象而是一定要學會掌握它。盡管會考要求不是很高,我們還是借此機會,抓一抓學生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(對文科生,還是最后一次機會)。

  力求形成全面的網絡結構,有利于記憶理解和掌握,也有利于今后的繼續學習和發展。

  3、“夯基礎”

 ?、叛a缺漏,夯雙基。

  什麼是雙基?雙基就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?;A知識——概念、定理、定律、公式、符號、單位……?;炯寄堋菏芰Ψ治?、運動過程分析、畫力圖、畫運動過程圖、畫電路圖……,這些都是基本功基本技能。雙基不能有缺漏,一定要補上,一定要夯實。

 ?、撇幻つ堪胃?br />
  文科生不存在拔高的問題,雙基能夯實就行了。理科生,雖然復習要高于會考兼顧高考,但也不能盲目向高考靠攏。提高,主要是方法思路的歸納、整理、類比的提高。熟悉一些基本的物理模型方法、一些常用的思維技巧,但題目的難度不能高,選最簡單的,甚至可不選。

 ?、俏睦砜朴袆e

 ?、倩A的相對性

  按大綱:文科生,能記住96個知識點12個試驗就行,重點17個(B)要理解會應用就行了;理科生不同,有144個知識點,重點36個(B)。這說明基礎是有別的,是相對的。

 ?、诶砜粕沙掷m發展(為高考基礎的第一輪復習)

  同樣是夯基礎,理科生則要兼顧高考的基礎,應有前瞻性,注意到可持續發展性。

  4、“突精要”

 ?、胖攸c反復抓(課堂前后多聯系、比較、聯想)

  被大綱列為(B)的就是重點就是主干,要反復比較、反復出現、反復聯想、反復聯系、反復突出,以加深印象熟練掌握。

 ?、破匠7瓭L式(主要是指平常練習—校本練習)

  對重難點,對知識能力的主干,練習要經常前翻滾,以30﹪的比例前翻滾,一為防遺忘,二為突重點。

 ?、亲詈筮m應性強化訓練(主要是指會考的模擬練習—校本練習)

  主要指最后2周的綜合模擬練習(力熱電),要突出會考實戰的特點,根據今年會考考綱的要求,發揮整個集備組的集體智慧,分工模仿改造近十年的會考卷,認真地研究式地出好8—10份的模擬卷,突出精要突出重點,突出會考的“原滋原味”,突出對會考的“適應性”,讓學生從心理上很好地去適應即將來到的真正的畢業會考。

 ?、茸⒁鈩撔骂}(開放題、實踐題)

  創新題是近年會考必考的新題型,平常的復習、平常的校本練習,還有綜合模擬,都要增補些開放題實踐題——難度不要高,最簡單的。目的就是突出創新的思維和創新的意識,讓學生思想上心理上都有所準備,以免措手不及。

  三、結語和反思

  1、過去的成效和經驗歸納出的“12個字”的經驗做法,不僅在過去的5—6年的物理會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,特別在今年完全沒有保送生的新生源情況下,再次取得均分91分、優良率95.76﹪、優秀率68.37﹪、及格率99.12﹪的優異成績,不能不證明我們會考復習策略的成功之處。值得借鑒。

  2、新生源、新情況下還需進一步探索新做法、新經驗。教材在更新,生源在更新、會考的考法也會更新,會考復習策略的研究也一定要更新。我們的“12字經”,其不適之處,也隨之要更新、要替換、要發展。一切都要“與時共進”。以此作為本篇文章的結束語,并與同仁共勉。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頁
136-6564-5620

147-0564-5856

瀏覽手機站
微信二維碼
3344